笔者认为,我国民事诉讼中诚实信用原则对法官的适用,还是要外化为具体的规则才是可行的。基本构想还是依照诚实信用原则对当事人适用的规则来进行。首先,构建诚实信用原则对法官的适用,以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作为施用主体,形成法官与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相互监督的关系,比如法官在审理民事案件过程中滥用权力或者当事人认为法官有违诚实信用原则当事人可以通过对法官的质疑要求法官作出合理说明。其次,构建诚实信用原则对法官的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相关指导案例,利用个案判例来让法官遵守诚实信用原则,优势应该比成文规定的优势更突出。
四、结语
进入20世纪后,随着近年来民事司法审判制度改革的推进,更加重视当事人地位的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无疑占据了更加主流的位置,同时当事人滥用诉讼权利、违反诚实信用的现象存在,甚至这其中不乏个别法官对此的参与与包庇,加之个别法官滥用自由裁量权现象的时有发生。在导致司法资源极大浪费的同时,由此造成的司法不公又极大地损害了司法权威,遏制这些现象的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借助实体法领域的诚实信用原则。诚实信用原则不但要在我国民事诉讼中得以确立,而且更关键的是在具体适用上,要把其落实到实处,就需要规定与之配套的一系列制度和规则。笔者认为,对因诉讼主体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不仅要在立法上设定一定的制裁措施,而且还需从预防方面着手,笔者始终认为,民事诉讼中诚实信用原则的贯彻与实施其实最终还是取决于社会诚信观念的树立。
注释
①江伟主编:《民事诉讼法典专家修改建议稿及立法理由》,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11页。
②熊森浅论诚实信用原则在我国民诉中的适用.商情2013(23)。
③徐国栋民法基本原则解释——成文法局限性之克服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④张卫平民事诉讼中的诚实信用原则法律科学.2012(6)。
参考文献
[1]张卫平,李浩新民事诉讼法原理与适用[M].人民法院出版社.2012年版。
[2]江伟民事诉讼法典专家修改建议稿及立法理由[M]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3]熊森.浅论诚实信用原则在我国民诉中的适用[J].商情2013(23)
[4]徐国栋.民法基本原则解释——成文法局限性之克服[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5]张卫平.民事诉讼中的诚实信用原则[J].法律科学2012(6)
|